21 替天行道
21 替天行道
“唉,可惜,没射中。”汪鼎杰懊恼地一把抓住头上的毡帽扔到地上。
“鼎杰,你看,白鹭飞不动了,马上要掉下来。”方华源激动地喊道。
汪鼎杰定睛看去,只见白鹭挣扎着飞了没多远,果然一头栽了下来,摔落在烂泥滩上一动不动了。
汪鼎杰像孩子般大呼小叫跑过来,脱下脚上的布鞋和袜子,卷起裤腿,几步跑到芦苇当中,一把捡起白鹭。
只见,弩箭正巧从白鹭的尾部射入,一半已经没入了白鹭体内。白鹭受痛,挣扎地飞了一段距离,直到力气用尽才掉了下来毙了命。
汪鼎杰举起白鹭,兴奋地朝方华源直摇晃,全然不顾身上沾满了从白鹭伤口里滴落的血。
汪鼎杰上了瘾,又射了四箭,两箭堪堪落空,另外两箭一箭射了一只乌鸦和一只白鹭。
“我之前已经试过了,这把弩枪的有效射程在80米左右,最远可以射到150米之外,已经比得上洋人和清军用的火枪了。”
等汪鼎杰射光了一个箭匣子里的弩箭,拎着猎物兴冲冲地回到方华源身边。两个人坐在江边一块荒草地上坐了下来。方华源一边给汪鼎杰演示怎么拆卸弩枪,一边介绍弩枪的功能。
“嗬嗬,真牛逼,这玩意还能射得更远一些吗?”
“如果加大一些尺寸,完全可以将有效射程增加到150米以上,不过那样瞄准就成了问题,除非经过大量的训练,或者是加上瞄准镜。”
“哦,那就先打造一些今天这样的短弩枪吧。嗯,21把,我和20个徒弟每人一把。等短弩枪做好了,长弩枪暂时应该还用不上,以后再说。”
“好。”
“呵呵,这弩枪拆装还是挺容易的嘛,拆完带在身边还真不显眼。”汪鼎杰也是心灵手巧之人,很快就学会了弩枪的拆装。
“华源,你太了不起了。”胡澄涵看着这些设计巧妙、制作精良的弩枪,也是啧啧称叹。
“这有什么难,我小学时就能做能飞上天的航模,初中时还制作过火箭,能够飞几百米高。”方华源自豪地说道,这使他想起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。
那时候还没有太多学业上的压力。学习之余,可以在少年宫的兴趣小组里,或者是在家里动手制作各种好玩的玩意儿。
方华源甚至带着小伙伴们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火箭,跑到横江边的河滩里,将它射到了几百米的高空,并且成功地用降落伞回收了。
“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些?”胡澄涵和汪鼎杰瞪大了眼睛。
“那有什么好说的。”方华源不以为然地说道,“都是现成的零件和材料,只要按照说明书装起来就行。”
“就是给我现成的零件、材料和说明书,我也不一定会弄。”汪鼎杰自嘲地说道。
“原理,关键是航模和发射火箭里面那些原理。”胡澄涵兴奋地说道。
“嗯,原理也不复杂。”
胡澄涵、汪鼎杰眼睛直直地方华源这个呆子,仿佛看到了爱迪生、瓦特、爱因斯坦这些大神的合体。
自此,汪鼎杰和徒弟多了项训练任务----秘密地进行弩枪射击练习。
一是静态射击的速度和精准度,二是移动中的连续精准射击。
一时间,吴淞江南岸的野狗、野兔、野鸭、白鹭、乌鸦什么的都遭了秧,汪鼎杰倒也省下不少买肉给徒弟们补充营养的银子。
一个月后,汪鼎杰觉得火候差不多了,迫不及待地把打劫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。
“俗话说,兔子不吃窝边草,洋泾帮的实力还很弱小,不宜在上海县周边下手,免得再次激怒上海县城的安清帮和其他帮派。”
“那去哪里?”
“这里,松江府松江县。”胡澄涵指了指他手绘的一张地图,“松江县是松江府几个县当中最富裕的一个县,那里有很多大烟铺,生意很兴旺,油水不会少。”
“就是有点远啊。”
“租上一条商船,沿着黄浦江上去,很快就到。”
“嗯,打完劫马上乘船回来。”汪鼎杰摩拳擦掌,恨不得立刻飞到松江。
“等等,你想好了怎么和徒弟们讲这件事了吗?”胡澄涵
“怎么讲?抢鸦片贩子,就是劫富济贫、替天行道吗,这个江湖道义大家都懂。”
“你还真的打算把抢来的钱拿给穷兄弟们分光光吗?”
“嘿嘿,那哪能呢?咱们不是还得干大事嘛。”
“是啊,那你得和兄弟们讲清楚,抢来的钱除了拿出一些来分给大家和救济穷苦兄弟,大头得留下发展壮大洋泾帮,只有洋泾帮壮大了,安清帮就不敢来欺负咱们,将来就是官府也不敢轻易来欺负咱们,那时候,洋泾帮所有弟兄们和家中老小才能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。”
“行,就这么说,政委同志!”
“呵呵,政委的头衔比狗头军师强。”胡澄涵笑道,“哦,对了,那些弩枪不可轻易示人,否则官府很容易就追查到这里。还有啊,不到万不得已,千万不可伤了人命。”
“知道了,胡政委,当我三岁小孩子呢。”
“哈哈哈哈。”两人相视一笑。
但凡武艺高强之人,都愿意行走江湖行侠仗义,路见不平拔刀相助,快意恩仇,不亦快哉,少有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。
汪鼎杰那些血气方刚的徒弟们就是如此,被师父汪鼎杰三句两句就**得豪情万丈。
阳春三月,春风和煦,汪鼎杰和弟兄们上了帮里租来的一艘中型沙船,这艘沙船载重有1000石,能乘坐数十人。船工全部换上了帮内的可靠兄弟,一行人在天蒙蒙亮时分,悄悄地登上了船,扬帆离开了租界。
沙船一种由古老的船舶演变而来的一种船型,其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。沙船在唐代出现于江苏崇明,在宋代的时候称“防沙平底船”,在元代称“平底船”,到了明代才称“沙船”。
中国古代的工匠们,充分发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通过多年实际航行的经验和教训,结合北洋独特的地理环境、航行条件,使沙船适应其航行。沙船有许多独创的特点:一、沙船平底做滩,不怕搁浅,即使是风向和潮向不同时,因沙船船底平,吃水浅,受潮水影响小,因此在风浪中叶很安全;二、“沙船底平蓬高,顺风直行,逆风创走。”沙船顺风逆风都可以行走,适航性好;三、沙船多桅,船宽稳性大,“欲进则进,欲退则退,欲折则转折,回翔如飞,横风斗风,皆能调创,惟沙船也。”沙船操作性好,速度快,很是便捷,所以在长久的不断选择与改良中,沙船留存了下来。
沙船沿着黄浦江先往南行,到了浦江镇折向西,到了一个叫做米市渡的地方,驶进了一个叫做大张泾的河道,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,来到了松江县城外。
汪鼎杰指挥船工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泊好船,然后领着陈晓湖、方功惠、朱跃峰、高建群、王大川五人扮成商人和伙计模样下了船,其余人则在船上休息待命。
清朝中后期,运输主要还是靠船只,所以几乎每个城镇最繁华的地段都是挨着码头。六人下了船,便四下散开各自打探目标,约好了大约半个时辰以后离船只停泊处附近汇合。
清朝道光时期,全国各地烟馆林立,上自王公大臣,下至普通百姓,人人都以吸食鸦片为富贵荣华的标志,就连道光也一度沾染鸦片成瘾。
松江府在清朝道光年间是不亚于苏州、常州的经济重镇,繁华程度可想而知。城里城外,不难找到烟馆。
为了打劫之后便于抽身撤退,汪鼎杰决定将目标锁定在城外的烟馆。
